股票杠杆什么意思 巨亏超百亿!青岛楼盘烂尾,转型卖车真能翻盘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2-14 00:36    点击次数:96

股票杠杆什么意思 巨亏超百亿!青岛楼盘烂尾,转型卖车真能翻盘吗?

“混改房企”绿地集团,2024年巨亏超百亿,青岛项目问题一堆股票杠杆什么意思,质疑声不断……但这都不妨碍它“二次创业”,转头开始卖车!新能源汽车赛道这么卷,绿地这难道是要步恒大的后尘?

1、

绿地卖车:这不是转型,这是逃命!

大年刚过,绿地集团就火速宣布:我们不造房了,我们要卖车了!房地产寒冬里,绿地的操作堪称魔幻——去年巨亏超百亿,今年一开年就宣布要当“汽车贩子”,还喊出三年卖10万辆车的口号。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改行搞批发,知道的都笑了:这不就是当年恒大的翻版吗?

绿地集团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,绿地集团董事长、总裁张玉良表示,计划未来三年出口10万辆车,年销售额破百亿。这速度,真是让人措手不及。很多人可能还没反应过来:绿地不是房地产公司吗?它怎么突然开始卖车了?!

展开剩余78%

很简单,没钱了。

根据绿地的财报,2024年预计亏损110亿至130亿,比2023年的亏损额还扩大了!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,绿地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,账上资金压力山大,转型已成生死抉择。

但问题来了,卖房和卖车可不是一个逻辑。

房子可以“画饼”预售,收钱盖楼;汽车呢?车造出来就得交付,不然就变成库存,砸手里。房地产的资本运作逻辑放到汽车行业,行得通吗?

绿地的“卖车梦”,从宣布那天起,就充满争议。

2、

卖车能救绿地?还是下一个恒驰?

房地产企业转型造车,恒大就是最惨烈的前车之鉴。恒大曾高调宣布造车,投入数百亿,最后造出了“恒驰”系列。但事实证明,房企跨界造车比登天还难,最终恒驰落得“PPT造车”的下场。绿地虽然不是自己造车,而是做新能源汽车出口生意,但这门生意也没那么好做。

别看绿地喊得欢,业内人士早就看穿一切:绿地所谓“新能源汽车出口平台”,说白了就是从国内车企低价拿车,转手高价卖到中东。首单5000辆听着唬人,但按7000万美元算,单车均价才1.4万美元,约合10万人民币——在国产新能源车里也就是个低端价位。

更尴尬的是竞争环境。国内新能源车早就是地狱模式:比亚迪玩性价比,蔚来搞服务,小米靠粉丝经济。出口市场竞争也很激烈,比亚迪、长城、吉利、奇瑞等国内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。绿地的竞争对手强大得可怕,绿地一个外行,既没技术又没品牌,拿什么和人家拼?

而绿地的核心优势在房地产,国际供应链和汽车贸易经验几乎为零,凭什么打进海外市场?房地产都快拖垮绿地了,现在贸然进入新业务,万一烧钱烧到一半坚持不下去了怎么办?绿地的底气,来源于首批7000万美元的订单。但现实是,卖车不像卖房,竞争激烈,盈利周期长,稍有不慎就是血本无归。

3、

烂尾项目怎么办?卖车的钱能填坑?

在绿地疯狂转型的同时,在青岛的多个楼盘却成了“烂摊子”。绿地在青岛多个项目遭遇交付难、停工、质量问题,甚至烂尾,几乎无一幸免:

城阳绿地国科健康科技小镇:曾因混凝土质量问题,18栋楼直接炸毁重建!

城阳绿地国科双创基地:已经停工烂尾3年。

▲城阳双创基地已经烂尾

市北欢乐滨海城绿地海外滩:一期延期交付,购房者怨声载道;二期建设遥遥无期。

西海岸绿地城际空间站:项目交付一拖再拖,后续项目已经烂尾。

▲绿地城际空间站

这么多楼盘问题,绿地能靠卖车来“回血”吗?很难。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利润薄,竞争激烈,绿地短期内很难靠这个业务翻身。而这些青岛的楼盘问题,还是要靠地产主业来解决。如果绿地把资源都砸向卖车,房地产业务彻底摆烂,那青岛的购房者恐怕真的只能自求多福了。

转型卖车是一步险招?

绿地在房地产行业深陷困境,转型新能源汽车出口,是绝境求生、东山再起?还是另一个恒驰?从目前的情况看股票杠杆什么意思,绿地这盘棋风险极高,一旦汽车出口业务不能盈利,房地产主业又无力回天,那绿地未来的结局,可能比今天更惨。

发布于:山东省